“文化创意+”魅力正当其时

erweima
 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,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,并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,这将引发许多新模式、新业态。在12月4日到5日由新华网、中国经济信息社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、新华每日电讯联合主......

 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,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,并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,这将引发许多新模式、新业态。在12月4日到5日由新华网、中国经济信息社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、新华每日电讯联合主办的“2018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”上,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对“文化创意+”带来的变化及其前景纷纷热议。


  “文化创意+旅游”融合潜力巨大
  
  近年来,文创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日益加快。
  
 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,文旅融合未来有两个充满活力的领域。一是旅游消费升级的最大趋势是内容消费,尤其是个性化的内容消费。我国的旅游产品单一,主题公园过度依赖设备,未来需要更多提供公园文化的个性化、体验性产品和服务。二是城市IP的开发有助于打造消费内容。把城市的故事提炼出来,用内容去做体验,打造城市的文创综合体,这可以实现文化、科技、旅游的融合以及城市文化的挖掘,既适合家庭消费,也适合表达城市的精神。
  
  “现在很多旅游并不是‘游’,而是‘玩’。‘游’更多是体验当地的历史人文。之所以‘玩’很普遍,主要是信息时代的传播速度太快。一些景区为了增加门票收入迎合游客,并不是真正传播文化思想。”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唐天源说。


 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齐国认为,旅游景点差异性在于文化的差异性,很多景区或者景点认识不到这一点。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需要转变意识。门票只是初级门槛,未来能取消的门票可以取消,景区的营收应该通过精细化的服务来提升。
  
  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认为,文旅融合发展与全社会的人文发展有很大关联。文旅融合有利于实现产业共赢。未来文旅融合需要进一步深化,实现人文教化、审美教化,最终达到生活方式的一种转换。
  
  “文化创意+”助力中国品牌国际竞争
  
  提起可口可乐,不少人想到美国精神;提起德国制造,又想到工匠精神。好的品牌一定有文化内涵。文创产业如何更好地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融合?
  
  在陈少峰看来,不少中国企业的广告仅仅重视抓眼球,而缺乏文化支撑,不重视内涵的创意。学会用文化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企业的品牌,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  
  “我国的品牌战略存在缺陷。很多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的时候,实际上都是以追逐利益为主,没有把追求企业价值作为主要方向。未来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,将是品牌之间的竞争,是强势品牌之间的竞争。中国品牌要走向世界,任重道远,应该从多方面来考量企业品牌战略。”王齐国说。
  
  王齐国建议,中国品牌要参与国际竞争,应该在追求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上发力。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企业家精神。通过实施“文化创意+”,追求价值驱动和审美驱动,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真正塑造品牌,实现品牌价值。
  
  “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推进品牌战略时,既需要保持中国文化的历史特点,又要能够和世界接轨。这不是一个广告就能实现的。”言恭达认为,现在很多企业家考虑的是价格,考虑的是赚钱,然而从品牌的角度看,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,必须要考虑价值。从价格到价值,这需要企业理念的转换。

 
  “文化创意+新科技”或带来巨大产业变革
  
  文创产业和科技的融合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?
  
  上海交通大学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史占中认为,新的科技跟文化融合,让文创产业的生产、传播、消费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。未来的文创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变革。
  
  “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比如百度、阿里、腾讯等已经不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,而是逐渐变成了文化企业,他们的互联网技术跟文化、金融融合,具有高度的契合性。随着人工智能、VR、AI技术跟文化的融合,文化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。虚拟演义空间,跨越时空,消费者在家里就可以体验。区块链技术非常强调不可复制、不可篡改,这将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,促进文化传播,激发文化的创意。”史占中说。
  
  山东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张凌云教授认为,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层面,也包括文化价值方面、企业的措施和战略等。
  
  她建议,文创产业需要从四个方面加快推进。一是文化内容的深度开发。二是文化价值观。三是文化创新非常重要。四是文化科技的应用。

( 来源:  中国经济时报  作者:郭锦辉 )




分享按钮
Avatar photo

供稿:

创意岛官方媒体发布平台

发表一个回复